


Loading...
未授權銷售、品牌亂價,線上打假怎樣合作?
大家好,這里是信羊。
最近,許多品牌方紛紛向我咨詢在電商飛速發(fā)展的今天,無數(shù)個人商家紛紛涌入各大電商平臺,為消費者帶來了豐富的購物選擇。然而,隨著市場的不斷擴大,品牌侵權問題也日益凸顯,成為品牌方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。為了維護商家的合法權益,各大電商平臺紛紛建立了知識產權保護平臺,為品牌方提供了有效的維權途徑。本文將詳細探討品牌方如何通過這些平臺投訴電商品牌侵權商家。
一、商標投訴
商標是品牌的核心標識,對于品牌方來說具有極高的商業(yè)價值。然而,一些不法商家為了獲取更多的流量和銷量,常常濫用商標關鍵詞、凸顯商標或銷售未經(jīng)授權的商標商品,嚴重侵犯了品牌方的權益。
在商標投訴方面,品牌方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:
濫用商標關鍵詞:一些商家在商品標題、描述或關鍵詞中擅自使用品牌方的商標,以吸引消費者的注意。品牌方可以通過向平臺提交相關證據(jù),要求平臺對這類商家進行處罰,并下架侵權商品。
商標凸顯:商家在商品詳情頁中過分凸顯品牌商標,甚至將商標作為商品的主要賣點進行宣傳。這種行為不僅侵犯了品牌方的商標權,還可能誤導消費者。品牌方可以向平臺投訴,要求商家停止這種行為。
商標未生產:一些商家未經(jīng)品牌方授權,擅自生產并銷售印有品牌商標的商品。這種行為嚴重侵犯了品牌方的知識產權。品牌方可以向平臺提交侵權證據(jù),要求平臺對這類商家進行嚴厲打擊。
二、版權投訴
除了商標外,版權也是品牌方需要重點保護的知識產權之一。在電商平臺上,一些商家盜用品牌方的圖片、美術作品等創(chuàng)意成果進行銷售或宣傳,嚴重侵犯了品牌方的版權。
在版權投訴方面,品牌方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:
盜圖投訴:商家未經(jīng)品牌方授權,擅自使用品牌方的圖片進行銷售或宣傳。品牌方可以向平臺提交原圖及侵權圖片對比,要求平臺對這類商家進行處罰。
美術作品投訴:商家盜用品牌方的美術作品進行銷售或宣傳,侵犯了品牌方的著作權。品牌方可以向平臺提交美術作品版權證明及侵權證據(jù),要求平臺對這類商家進行打擊。
肖像權投訴:商家未經(jīng)肖像權人授權,擅自使用其肖像進行銷售或宣傳。品牌方可以協(xié)助肖像權人向平臺提交肖像權證明及侵權證據(jù),要求平臺對這類商家進行處罰。
三、專利投訴
專利是品牌方在創(chuàng)新過程中形成的獨特成果,具有極高的技術價值和經(jīng)濟價值。然而,一些商家未經(jīng)授權就擅自銷售他人的專利產品,或者抄襲他人的專利設計進行生產銷售,嚴重侵犯了品牌方的專利權。
在專利投訴方面,品牌方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:
外觀專利投訴:商家銷售與品牌方外觀專利相似的產品,可能侵犯了品牌方的外觀專利權。品牌方可以向平臺提交外觀專利證書及侵權產品對比,要求平臺對這類商家進行處罰。
實用新型專利投訴:商家銷售與品牌方實用新型專利相似的產品,可能侵犯了品牌方的實用新型專利權。品牌方可以向平臺提交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及侵權產品對比,要求平臺對這類商家進行打擊。
發(fā)明專利投訴:商家銷售與品牌方發(fā)明專利相似的產品,可能侵犯了品牌方的發(fā)明專利權。品牌方可以向平臺提交發(fā)明專利證書及侵權產品對比,要求平臺對這類商家進行嚴厲打擊。
四、假貨投訴
假貨是電商平臺上的一大頑疾,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,也影響了品牌的聲譽和市場競爭力。品牌方在發(fā)現(xiàn)假貨時,應及時向平臺提交假貨投訴,要求平臺對假貨進行下架處理,并對售假商家進行處罰。
在假貨投訴方面,品牌方可以通過購買鑒定或真假對比等方式獲取充分的證據(jù)材料。購買鑒定是指品牌方購買侵權商品并進行鑒定,以證明其屬于假貨;真假對比則是指品牌方將侵權商品與正品進行對比,以證明其存在明顯的質量差異或標志不符。通過這些證據(jù)材料,平臺能夠更好地了解假貨的情況,從而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和處理。
總之,品牌方需要根據(jù)自己的實際情況,采取措施進行線上維權,這樣才能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品牌形象。
杭州市余杭區(qū)倉前街道利爾達園區(qū)2幢
掃碼添加微信